东风技术中心:以创新促发展
2019-07-15

文/ 贾亚莉·FM 记者


东风技术中心冲压技术总工程师 徐锋

2006年,徐锋加入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创业团队,负责冲压技术、冲压生产及相关能力的规划和建设,从队伍建设,到厂房、设备等实物建设,再到车型开发的同步工程、工艺设计、模检具项目实施,成功建成两条机器人自动冲压线,完成S30、AX7等9款车型的投产。

汽车自诞生以来见证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随着科研力量的提升和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市场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降低成本、绿色制造势在必行。对轿车而言,冲压件作为整车构成的重要部分,占整车成本的15%~20%、占整车重量的30%~50%,所以加强冲压技术研究,提升工艺水平,降低冲压投资和生产成本,对降低整车成本、实现绿色制造意义重大。

本次《锻造与冲压》杂志记者来到素有“江城”之称的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有幸邀请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东风技术中心)的冲压技术总工程师徐锋作为我们的采访嘉宾,听他给我们分享技术中心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系统地研究提高冲压技术能力,降低整车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缩短冲压工序、降低材料消耗,实现绿色制造的发展之路。

高起点,高目标

东风技术中心成立于1983年4月1日,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中国汽车自主研发和创新的使命。其下设研发院、研究所、实验部等部门,是东风汽车新产品研发的重要部门,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一类科研院所,国内汽车行业第一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占地面积23万平米,固定资产近20亿元人民币,主要承担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汽车、军用越野车、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总成研发工作。

2011年,东风技术中心设立冲压技术科,向国外百年车企深入学习,苦练内功,完成了“冲压工艺同步工程”、“冲压模具轻量化设计与制造”、“高效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短工序冲压”、“材料利用率提升”、“模具标准件安全性”、“高强度钢板和超高强度钢板冷冲压”、“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大型覆盖件外观质量与尺寸精度保证”、“降低冲压生产废屑擦模停机率”、“通用化容器”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完成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编制技术标准34项,工作规范24项,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和管理体系。


冲压工艺改进流程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步入5G商用元年,对智能汽车、智能工厂的建设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东风技术中心冲压工艺未来将紧紧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轻量化、精致化、精益化”,开展“智能化冲压车间设备与自动化”、“铝合金冲压”、“铝镁合金冲压”、“复合材料成形”、“外覆盖件特征线锐棱冲压”等技术的预研究,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以柔性化方式生产产品,实现“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

深入研发,研企双赢

车企对车身轻量化技术是欢迎的,但是成本增加又很难接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徐锋介绍到,“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降成本工作,在减重和控制成本之间取得双赢。为控制成本,我们进行了‘短工序冲压’、‘材料利用率提升’、‘通用化容器’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了车身17个大型覆盖件/开启件冲压工序数42序以内,材料利用率超过58%,不同车型同类零件容器通用,降低了模具、容器的投资,减少了工装的存放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车身冲压件材料利用率的提高为例,技术中心成立了“车身冲压件材料利用率提升活动CFT小组”,通过调研多个企业、多个车型的材料利用率现状,并与我公司已投产车型进行比较,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通过以下6条途径、16个子课题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6条途径分别是造型优化、结构优化、材料优化、工艺优化、利废生产和套材生产。


冲压技术团队


材料利用率提升的对比图

不惧挑战,砥砺前行

基础制造业需要坚实的技术基础,汽车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产品,其工艺的复杂程度远超外界想象。怎样处理好冲压工装设备的投资摊销、转换批次生产的时间浪费、车间的7S管理、平衡产量与设备寿命的关系等,没有多年的积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众多新势力进入汽车行业,给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对冲压行业来说,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是风险。

部分进入汽车行业的新势力,往往比较冒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进入汽车行业,导致投入的车型尚未投产,就半途而废,不支付或不完全支付模具款。或者,车型投产后,销量远远低于规划销量,冲压件生产厂家被迫承担损失。


材料利用率提升的六条路径

未来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给汽车产品的生产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我们都知道冲压的优势在于批量化生产的高效率、低成本。但是,个性化需求就有可能使产品批量低于临界点,这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剧增,必然削弱冲压行业的整体优势。目前,主要的应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降低投资,另一种是提高设备效率。

降低投资的主要方向是降低模具投资和容器投资。降低模具投资的主要方法有减少冲压工序数、减轻模具重量、优化模具结构、优化模具标准件等;使用“通用化容器”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容器投资,另一方面又可以节省容器的存放面积。提高设备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高设备净生产速度和缩短换模时间。

软实力,硬发展

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就是提升企业的管理、人才和责任,这里面的核心是人才,落脚点是对人的培养。企业软实力蕴藏在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与聪明才智之中,如何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是企业提高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东风技术中心紧抓“责任、能力、意识、环境”八个字,为员工创造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工作氛围,保证技术队伍稳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具体的实施原则如下:

⑴“职责定义清晰,态度认真负责”,聚焦“工作”,凝聚人心;

⑵“规范能力识别,共聚能力提升”,立足“成功工作”,稳定技术队伍;

⑶加强“安全、质量、成本、环保、学习、创新、协作、服务”等意识培养,提高全员素质,增强员工信心;

⑷创造“公开、公平、有序、合法”的工作环境,以“快乐工作”留住人心。

结束语

工业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石,基础工业的从业人员是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徐锋从1988年大学毕业,加入东风模具厂夯实技术基础,后调到神龙汽车公司,并使得工艺技术和管理能力走向成熟。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代冲压人的成长与付出,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不惧困难,实现了我国汽车生产从无到有质的飞跃,在未来智能汽车领域,他们仍旧会高扬风帆,一路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