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金·中国锻压协会
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产业,也是制造业发展的晴雨表。总体上看,2018年的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与2017年相比,全年的表现是稳中有升,只是在下半年出现了下滑。
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服务于所有的机械制造业,也包括建筑、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防、发电等行业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完整地描述清楚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的实际情况十分困难。
参照众多行业发展的情况看,基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配套行业增长,与其密切相关的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内的企业发展就不错。2018年,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建设、电信、石化、卡车等行业相关的企业发展比较好,以出口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发展也不错,一些企业销售额的增长达到了30%。因此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一直是有发展好的,也有发展困难的,只是发展好的企业所占比率不同。依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估计约有85%的企业2018年上半年的订单同比增加或持平,下半年约有60%的企业订单同比减少。下半年的销售下降引起了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企业的彷徨。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汽车行业形势严峻,部分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可能会关门或倒闭。
目前国家发布的几个政策对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是有影响的,有的是正面的影响,有的是负面的影响,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环保、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正面作用与国家的期许基本一致,但反映在行业中作用不明显,而负面影响对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的影响非常致命。环保政策的负面影响是执法过程中对行业存在的特殊性无区别对待,一刀切的做法大大损害了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产业的正常发展,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把基础的制造作为低档产业来看待”。
去产能给行业带来的重要打击是材料价格的上涨和材料品种的减少,原材料种类供应没有细化,反而越来越“粗犷”,严重影响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的产品开发和质量提升。多年来,国家倡导强基工程,其中非常重要的有“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但在实际执行中没有看到真正落实,这个基础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而是仍然在做“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工作”,缺少根基的基础产业,无法使整个产业强大起来。钢铁行业去产能从宏观经济发展看是一个好的政策,但由于执行中的非市场行为和技术认知上的偏差,消灭了许多可以为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提供基础材料的“特殊钢种”的基地。“特种钢”制造基地往往是开发和生产高档、独特材料的企业。这种去产能方式给基础制造行业带来很大的生存困难。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包含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和创新等要素,从宏观经济看是非常必要的,但对基础制造业来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是劳动力的短缺。因为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起了第二产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招工难、用工难和留工难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二产业基础的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的用工难更是雪上加霜。
目前,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用工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国加大的自由贸易政策,“市场对外开放了,国内的企业关闭了”。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国家对基础制造业、新型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税收方面要差别对待。
如何让基础制造业更有活力,依据这些年的实践经验看,不能走完全靠执行“国家扶持政策——项目制”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来提振产业道路,这些政策只能用于某些单一领域方面的突破,根本不能做到“产业整体提振”。产业整体提振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应是采用差别税制或税制优惠政策来实现整体产业的提升。如果要缓解基础制造业用工难的问题,国家应制订相应的产业大军特别鼓励政策,研究和建立健全产业工人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发放的特别政策,如果这些政策能够落实,制约基础制造业发展的许多问题将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一定会有特例,但依据以下的思路发展也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为此在总结2018年及以前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冲压企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⑴企业必须发展以产品差异化为特征的专业化锻件、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生产企业或集团,集团可以多类并存,但生产基地必须依据产品类别单一化生产。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将产品做精、做绝,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和物创造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避免不专、员工相互攀比带来的负面影响。
⑵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产品整体化、大型化和体系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当下系列化、自动化思维带来的必然结论。因此,要从锻件、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功能及作用开始研究,了解其配套体系,从而寻找开发新品以及改进的机会。
⑶冲压的典型工艺技术是拉深和冲裁,而拉深技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伺服拉深技术,伺服拉深技术仍然处于原理摸索、性能扩展的总结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一些传统的工艺是否可以套用到伺服拉深,仍然在探索阶段,但已经有实践证明,采用传统的思维进行伺服拉深模具设计,来适应传统拉深工艺是不合适的,有时是浪费的。还有一种是微小件拉深,普遍的认识是能实现高速冲的就要采用高速冲,能采用多工位(或级进模)高速冲的就采用多工位高速冲,无论是使用普通高速冲还是伺服高速冲,核心问题是解决高效率生产的问题。精冲发展已经由简单的分离工艺向“成形”工艺发展,这是未来精冲的一个发展方向。
⑷冲压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图1)是冲压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一些先进的冲压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应用冲压件的在线自动检测、大型冲压件的线尾自动装框、冲压车间的AGV自动物流,模具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其目的就是解决用工难、提高质量、提高厂房空间的利用率,最终达到提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图1 老板电器自动化冲压生产线
⑸冲压厂与材料厂深度合作,共同研发产品所需新材料,生产厂与设备厂共同开发产品工艺和装备等也是冲压发展的方向之一。
⑹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很多用传统工艺生产的冲压件利用激光切割、数控冲、折弯、滚压等复合工艺完成,以提高柔性,降低模具成本,满足小批量多品种需求。
⑺无论是何种冲压,模具技术进步是永恒的主题,如何降低模具制造和调试成本、提高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是关键,冲压企业应尽快扩大“数值模拟”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冲压与“成品”不可分家,因此冲压企业必须发展成品制造,除非冲压产品不允许,否则这是冲压企业生存的一个好途径。
⑻冲压行业的另一个发展路线是发展高强钢、有色金属和复合材料成形(图2),开发和研究冷态下的高强钢成形是目前国际上努力的一个方向,国内企业也正在积极的进行热成形工艺和装备技术研究,但冷成形研究几乎处于空白。
图2 康得复材的复合材料成形
⑼从国外发达国家冲压和钣金制作设备,以及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生产企业发展看,很多产品非常适合于建立“无人值守”车间或生产单元,也非常适合于由单件生产变为包含自动装配在内的完整的全自动化“部件或产品”生产线。
锻造、冲压和钣金设备是实现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生产的关键,必须克服“能做出来的思想”对设备开发的限制,设备不但要实现“能做出来”,还必须满足“能经济地做出来”的需求。
⑽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和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两化融合是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永恒的主题,但这中间唯有“产品性能或质量”这一项是要做到与时俱进,保持竞争优势,坚持供应适时恰当的“产品性能和质量”是最佳途径。
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思想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涉及企业的管理者,更需要技术人员的变革,必须拓展全球化视野,修正思想,不能在“能赚钱和能做出来”的圈子里打转,要具有“挑战和满足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勇气和魄力,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
中国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学会从传统的“技术思考和工艺设计思路”模式下解放出来,必须能基于当前科技形势下的现实条件,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工艺设计,就前人留下的技术数据和工艺设计方式进行必要的验证和更新。
当下,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企业从业人员必须注重培养走出去思维和能力,强化国际交流,树立交流自信,克服闭关自守,在注重国内市场的同时,迈向国际市场,特别要关注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第一次”应该在1990年~2008年之间)设备和技术更新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与引领。